美国法院裁定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不受版权保护

2025-05-06 20:32来源:

美国一家法院裁定,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不受版权保护,该案件与英国最高法院正在审理的一起案件有关。

该案由73岁的计算机科学家斯蒂芬·塞勒(Stephen Thaler)代表他的DABUS人工智能系统提起。

塞勒声称他的DABUS人工智能是有知觉的,能够做出发明行为。

“有时候,我让一个系统自由地想象新的知识产权,”塞勒在接受MediaNama的youtube采访时说。

在申请文件中,塞勒将他的DABUS人工智能称为“创造力机器”,并引用了该工具生成的图像,尽管按照最新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软件的标准,这张图像相当基本。

法院驳回了这一主张,称“人类作者身份是有效版权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最近其他人工智能版权案件不同的是,这些案件的目的是建立先例,使部分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更容易商业化,而塞勒希望将他的人工智能确立为唯一有效的作者。

问题的关键在于,塞勒声称,这幅被称为“近期天堂入口”(a Recent Entrance to Paradise)的铁轨图像是“由人工智能自主生成的”,“缺乏传统的人类作者”。

这并不是塞勒关于DABUS AI的第一个案例。

人工智能艺术在英国可以获得版权吗?

2023年3月,英国最高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在该案中,塞勒声称DABUS创造了两项发明,其中包括基于分形设计的食品容器,可以锁在一起,便于堆叠。

塞勒于2018年首次在英国提交了专利申请。这些申请在2021年被驳回,他的专利上诉申请也被驳回。

英国最高法院尚未宣布对此案的裁决。

塞勒此前曾建议,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以通过手动查看专利文件或使用谷歌反向图像搜索艺术品来检查原创性。

美国版权局于2023年3月发布了一份声明,试图澄清其对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立场。

它引用了先前对塞勒的《最近进入天堂》图像的拒绝,以及一本不相关的图画小说,其中的图像是由一个人写的提示产生的。

声明中写道:“在知识产权局看来,众所周知,版权只能保护人类创造力的产物。”

然而,这并不是争论的结束,因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中,边界是模糊的,这些工具可以将人造作品作为基础,并对其进行修改,以创造新的艺术品。

然而,美国版权局表示,“版权只会保护作品中人类创作的部分”。

爱创网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